案例名称
|
《三角形的面积》
|
科目
|
数学
|
单位
|
新威尼斯官方网址
|
执教
|
张楠楠
|
学习对象
|
智障八年级
|
一、教材内容分析
|
《三角形的面积》一课选自全日制培智学校数学教科书第十六册第四单元。《三角形的面积》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。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。通过学生操作学具,结合网络平台,把动手操作、动脑思考、动口表达结合起来,在“操作”中与“思维”紧密结合,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,扩展学生的常识面,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。
|
二、教学目标(常识,技能,情感态度、价值观)
|
常识与技能:1、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,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,并能利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。
2、培养学生应用已学常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。
过程与方法:通过观察、猜测、对比、讨论、发现等数学方法,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,培养学生迁移、分析、合作和创新的能力,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,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。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,网上交流的能力。
情感态度价值观: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与合作意识,感受三角形的面积的奥妙,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。
|
三、学习者特征分析
|
本节课的学生是我校智障八年级学生,本班共有八名智障生。其中轻度5人,中度3人。
学生已学了《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》,知道了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为学过的长方形,对图形之间的“转化”有了一定的感性基础,估计学生能较好的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,将三角形转化为已学的图形。
本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网上搜索和交流的能力,通过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会使他们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,更有效地进行学习。
|
四、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
|
基于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,我制作了《三角形的面积》专题学习网站,采用网络环境进行教学。在主页上,将本节课所需的常识分门别类的呈现出来,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信息的空间。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平台,收集自己所需的各种资源,通过引导启发、实际操作、自主探索、猜想验证、实际应用、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,进行充分的自主、探究性学习。
|
五、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
|
教学环境:多媒体网络教室,师生每人一台计算机。
资源准备:自制“三角形的面积”主题学习网站。
|
六、教学过程
|
教学过程
|
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
|
学生活动
|
资源准备及设计意图
|
依托网络
复习旧知
|
复习旧知,提出问题。
(1)说说图形名称。
(2)什么是它们的面积。
(3)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。
(4)三角形的相关常识。
|
回答问题。
(1)说图形名称。
(2)指名回答
(3)指名回答
(4)回答三角形相关常识。
|
借助网络资源,巩固旧知,为新知做铺垫。
|
利用网络设疑导入
|
以前大家学过长方形、正方形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,那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?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。
|
引导学生回答问题。
|
激发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愿望和兴趣,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。
|
网络支撑
探究学习
|
(一)初步感知,建立概念
1.利用实物初步感知。2.利用网络出示定义。
(二)观察比较,大胆猜测
观察课件,比较三角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?有怎样的关系。
到资料馆中查找以前的学过的图形是如何推导面积公式的。
(三)动手操作、摆拼转化
动手操作学具,看看两个不同三角形能拼出什么图形,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又能拼出什么图形?结合网络资源小组讨论。
(四)分析探究,推导公式
1.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?
2.通过对比,再次验证了三角形的高、底与平行四边形的高、底相等。
(五)尝试运用,加深理解
1.根据已知条件求红领巾的面积。
|
拿出手中的学具卡片,想一想,什么是三角形的面积?
学生利用课件,观察思考,得出结论。
学生观察资料馆中的资源,讨论总结出转化的方法。
学生分组讨论研究拼摆方法,尝试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,汇报拼摆结果。
学生互相讨论、自主探究,观看推导过程视频资料,完成公式推导并汇报推导结果。
学生利用学具进行对比验证。
利用公式已知红领巾的底和高计算红领巾的面积。
|
借助实物,直观感受。
课件直观的演示,易于学生观察、比较、分析。
借助网络资源,在兴趣和任务的驱动下进行自主探究。
学生亲历转化过程,利于学生理解感知。
推导过程的视频资料直观、形象,转化前后各部分关系清晰,利于学生自主学习。
运用公式完成基础练习,加深对公式的理解运用。
|
巩固新知
拓展延伸
|
1.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竞赛型游戏:闯关。
2.借助网络平台进行选择型练习:学以致用。
|
借助网络平台完成闯关游戏,游戏共设置五关,在规定动作的时间内,比比看哪位同学闯过的关多。
利用所学常识解决来自生活、科技、农业等不同领域的求三角形面积的问题。
|
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闯关游戏,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,在游戏中获得愉快的数学体验。
利用网络平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、难易适宜的练习题内容,敬重学生个体差异。利用屏幕广播的功能进行汇报,发挥学生主体地位,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。
学生解决实际问题,提高学生学数学、用数学的能力。
|
总结反思
强化重点
|
1.谈谈本节课的收获。
2.教师强化重点。
|
学生谈收获,教师总结
|
培养学生总结概述、网上交流的能力。
|
教学流程图
 
观看视频资料,讨论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,转化前后各部分的关系怎样?如何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?
|
   教学内容与 媒体的 学生的
教师的活动 应 用 活 动
|
七、教学评价设计
|
本节课以网络平台为依托,基本实现了以教师为主导,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,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,进行自主探索,合作交流解决问题。通过巩固练习的检测,学生们掌握了所学常识,实现了教学目标。
|
八、帮助和总结
|
在以后的教学中,给学生创造更多探究学习的环境,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,去探索数学常识,激发学习兴趣。
|